新闻资讯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唯一

闲谈牙签---我国文明网

时间: 2024-09-28 10:28:46

  听说,早在180万年前,人类就学会了剔牙。古诗有云:“食肉先寻剔齿签”,这也难怪,原始人茹毛饮血,吃的都是半熟乃至是生的兽肉,肉屑常和牙齿牵扯不清,不剔牙着实寝食难安。那些骨头、茸毛、鱼刺等,天然就充当了前期的牙签。

  真实意义上的牙签的呈现,能够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。考古学家发掘这一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墓穴时,发现了金制的牙签。1954年,洛阳市中州路一座古墓里出土了8枚骨质牙签。这些牙签形状如针,长约5.8-6.9厘米,经测定,是2300多年前战国前期的遗物。尽管华夏祖先至少在战国就运用了专门的牙签,但其时并没有一点文字记载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中却是有一句:“毋刺齿”,意思是在公共宴会上,不要露齿剔牙。这是我国关于剔牙的最早记叙,但并没有阐明“刺齿”用的是牙签。直到600多年后西晋前期,名人陆云在给哥哥陆机写的《与兄平原书》中,才初次提到真实的牙签。信中说:“近来复案行曹公器物,取其剔齿殲一个,今送以见兄。”此处的“殲”通签,剔齿签便是牙签无疑。此处的“曹公”,便是鼎鼎大名的曹操。本来,其时曹操逝世没多少年,陆云到魏国故都邺城查曹操遗物,看到梳子、牙签这些物什还保存无缺,就取了一支牙签寄给兄长。可见,曹操乃我国文载前史中运用专门牙签第一人。窃以为陆云这一做法太不宽厚,不知陆机收到牙签后,是保藏呢,仍是洋洋得意用来剔牙呢?

  提到牙签的别号,古人有剔齿、剔齿签、剔牙杖、挑牙、牙杖、柳杖、柳木牙签等多种叫法,唯一不称为“牙签”。古人所说的“牙签”,是指象牙或其他骨质制造的签牌,常用来系在卷轴书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,或插到线装书边的锁孔中固定纸张。比方,唐朝韩愈《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》云:“邺侯家书多,插架三万轴。一一是牙签,新若手未触”。按古人习气,牙签有时也代指书本。如宋朝苏轼《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》云:“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”。

  最近,有人解读纪晓岚的“检校牙签十万余,濡毫滴渴玉蟾蜍”一诗,说纪先生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时,常常没事拿着牙签玩。反驳者说,这个牙签是书签的意思。我以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对。这儿的牙签是插在锁孔中而非夹在书中的,代指十万余册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