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,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来到同济大学,开始了为期1周的科技体验之旅。同济分营充分的发挥学校的资源与优势,为营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名师讲座,让营员感知科学魅力;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,近距离与上海对话;走进上汽大众,参观生产第一线;体验无人驾驶汽车,接触科技前沿技术;趣味科学活动,走进专业学科,感受科学的壮阔;参观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,和科技动手实践、校园文化体验,带领营员走近尖端科学,感受科学魅力,感知“严谨、求实、团结、创新”的同济科学文化。这其中,“牙签搭桥”大赛深受营员欢迎,活动展示了结构的趣味和魅力。
为培养营员的动手实践能力、交际沟通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,开发创新思维,锻炼团队协作能力,感受学科竞赛氛围,鼓励营员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,2018同济分营为营员举办了牙签搭桥活动。
牙签搭桥,即以牙签为材料,用剪刀和美工刀等进行修剪,再用502胶黏合,制作成桥梁,并进行桥梁承重的比赛。这次比赛有10支队伍参加,每支队伍10名队员,并配备1名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技术指导。每支队伍利用2个晚上共计4小时左右的时间,全队通力合作,合理分工,根据比赛的尺寸、重量等要求,确定桥梁的设计的具体方案、设计理念和桥梁名称等。比赛日当天,队员们展示桥梁作品,阐述设计理念,并进行桥梁承重效率(最大承重/桥重)的比拼,最后由评委综合各项成绩确定排名。
●技术指导筹备:确定每组的队长、队名、设计理念等,确保营员能够顺利完成制作。
●最终评比:邀请与会评委,介绍比赛规则,队员们展示桥梁作品,阐述设计理念,进行承重比赛,并由工作人员计算承重效率,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,宣布比赛结果并颁奖。
7月18日晚,参赛营员到现场进行牙签桥设计制作,当日活动结束时,他们都有了完整的桥梁设计思路并慢慢的开始着手制作。第2天晚上接着来进行牙签桥的设计制作并完成作品。
7月20日下午,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同心楼224报告厅,参赛的10支队伍进行了牙签搭桥的成果展示和承重比拼。每支队伍首先对队伍、桥梁作品和桥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,各具特色的桥梁设计、意义深刻的队伍名称、团结一致的队伍精神,每支队伍都展示出了他们的智慧和风采。接下来,由工作人员测量桥梁自重和能够承担重量的能力,并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,评委们从专业角度对桥梁作品进行了点评,并从不同角度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感受和体会。最后,来自物质科学分营的“成双承队”获得一等奖;制造与工程分营的“说得队”和生命科学分营的“海峡两岸一家亲队”获得二等奖;地球与空间分营的“梁桁之队”和“心脏搭桥队”,以及制造与工程分营的“豆腐桥队”获得三等奖。
对于营员来说,比赛结果并非最重要的,在整个桥梁从设计到实现过程中的合作互助、点滴相处,才是他们最宝贵的收获。每支队伍的成员们都来自五湖四海,有来自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的伙伴,也有来自大陆南方、北方的朋友,为了建造一座桥梁,他们齐心协力。将桥梁搭建起来的不单单是牙签,更是海峡两岸的友谊,五湖四海一家亲的友谊。一根牙签很容易折断,而数根牙签聚在一起却可以承重;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项工程很难,而人与人聚在一起便可以披荆斩棘,勇往直前。牙签搭桥,搭建的是承重之桥,更是友谊之桥。
活动内容简单易懂,普通高中生可以很快理解,易于上手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等较为简单,场地要求较低,开展较为容易。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力学知识但不完全囿于此,同时还考验营员的团队合作能力、交流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表达能力和计划规划能力等。
10支队伍基本都完成了自己的桥梁制作与命名,并较好地进行了团队合作。展示过程中,各支队伍都表达了设计理念及活动收获的心得体会。比赛过程中营员也保持了良好的风貌,不时为比赛选手进行掌声鼓励。指导教师的精彩点评指明了亮点与不足,使营员获益匪浅。整体来说,活动较为成功。
部分队出现了牙签桥制作进度较慢或没办法完成的情况,主要是参赛营员在思考设计的具体方案上耗费了太多时间,导致后续任务没办法完成。在之后的活动过程中,要请指导教师更多参与到比赛队伍的指导工作中,确保参赛队伍能够顺利完成作品,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比赛时间,为营员争取更多的思考和制作时间。
我们聆听了一场场讲座,接触了一次次实验,参观了一台台仪器。在同济的短短7天,就好像一场科学的饕餮盛宴,我们拼命吸收着科学知识,享受着知识激荡的快感,体会着那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科学情怀。这次行程最大之意义,便是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种子,一颗科学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