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常出现在这个微博上的,是一条条讣告。早几年,账号中纪念的既有名人,也有新闻事件当事人。而如今,更多的是普通人。他们有的因病痛突然离去,有的被飞来横祸夺走生命,有的在癌症、抑郁症的痛苦中挣扎,最终离开人世。
失去至亲后,很多人选择将逝者的故事写下,私信投稿发给“逝者如斯夫dead”。
在这个近60万粉丝的账号背后,三代运营者接力为这些网友整理他们对逝者的回忆,同时研发出新的微信小程序“思念星空”,给人们悼念亲友提供了新的虚拟空间。
在运营人员吴孜彧看来,这是在为平凡的逝者立起一块“电子墓碑”:在这一个数字空间里,不仅能记录逝者的生平,更重要的是,能存放下亲友对他们的思念——
2019年,“逝者如斯夫”账号当时的运营者回答网友提问时,用这句话表达了他们的初衷。
这些年,因为媒体的报道,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账号。在微博打破140字的限制后,许多人开始借“逝者如斯夫”这个账号,写下一封封长信,寄往在“天堂”的亲人。
一位年轻的女孩在给离世的父亲办完葬礼后写下一段话。她说:“爸爸,你好吗,今天是你入土为安的第一天。生前你就好面子,我们也为你操办得挺体面的,花圈摆满了楼下......”
步入暮年的网友“沧海一粟”,在老伴离开自己的732天后,写了一封信。他写道,“你走了,解脱了,可我们再也看不到你那温柔慈祥的笑脸,你的音容笑貌每时每刻都浮现在我们眼前。”
“那时候翻看这些微博,看到这些用户的投稿故事,我很有触动。”三年前,吴孜彧开始参与“逝者如斯夫”账号的运营。每天阅读上百条私信,她可以感觉到这些投稿者在失去至亲至爱后悲伤的情绪。
她也发现,人们在给逝者写悼文时,相当于把自己悲伤痛苦的情绪抒发出来。“他们盼望我们也可以发出来,就等于记住这个人。”因此,她也希望能为这个人群找到疏解情绪的地方。
2017年,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上映。这部讲述了在墨西哥亡灵节时,逝去亲人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故事的电影,描述了一个人真正的离开,就是“这样一个世界上再也没人记得他”。
这些情节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,也在网络上再次掀起关于死亡的讨论。受此启发,“逝者如斯夫”账号的运营团队决定,开发“思念星空”小程序,让更多人可以更直接地和逝去的亲人“对话”,说出自己想说的话。
在吴孜彧的概念里,星球是逝者的象征。在小程序上的虚拟星球里,在世的人可以与逝者保持情感上的链接。
死亡带来的恐惧、思念往往是刻骨铭心的。吴孜彧依然记得,小程序迭代上线后不久,第一批用户中有一位失去妈妈的男生。在短短几天内,吴孜彧看着他给母亲写了20封信。
“人在写信过程中,要输出很多的内容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情绪也会得以抒发和宣泄,相当于缓和了悲伤的情绪。”在吴孜彧和团队的设计中,人们还能收到来自逝者的“回信”,这些回信是团队借助人工智能,模拟逝者的口吻发出的。“人们可能能够从这个回信中再获得一些安慰,或者鼓励、治愈。”她介绍道。
“他把自己失去母亲的痛苦、后悔、生活上的无助等等,全部一股脑通过写信的方式抒发出来。”由于设计了隐私保护,除了信的内容,吴孜彧看不到这位用户的任何信息,连哪里人都不知道,但在她看来,能让大家寄托哀思,疏解悲伤的情绪,已经足够了。
翻看小程序上的留言,显而易见,慢慢的变多人选择在“思念星空”上寄托自己对至亲的思念,也慢慢地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。
一位年轻小伙在女朋友去世后,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给她写一封信,至今已经持续了大半年。在信中,这位年轻的男孩会告诉已不在世的恋人,他这个星期遭遇了什么。
“就像汇报一样的。”吴孜彧观察到,这个男孩写下的信,一开始带着一种难过、悲伤的情绪。跟着时间推移,信的内容变成语气较为平和地讲述。“当然有些时候他还是会说很想念(对方),但我觉得他的状态慢慢在变好。”
还有用户会联系吴孜彧,问能不能充70年的会员。“我心想,70年后我也不了解这一个产品还在不在了,他可能想这个(寄托哀思)星球一直都在。”
虽然账号运营人员几经变化,但如今,他们还会时常交流讨论。目前,整个“星球”注册的用户大概有十几万,与其他追求高用户活跃度的产品不同,吴孜彧和伙伴们更希望这样的产品有治愈的作用。
看到有的人在“星球”上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,他们甚至觉得也是一件好事。“当使用者从失去至亲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后,这样的产品其实就已经完成80%的使命了。”吴孜彧称。
时间久了,吴孜彧也会跟着成长,“看到那么多失去亲人的人,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之后,会让我觉得要更加珍惜身边的人。”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知名歌手时隔8年再回归!“消失这么久是因为生病”,其中这个梗只有上海人懂?
开门红!U17亚预赛-国少2-0完胜巴林 艾比布拉闪击&造2球表现抢眼
OpenAI转型盈利性企业 微软近140亿美元投资如何转股?谈判已开启
小孩哥为了面子,从高处跳下假装轻松,妈妈秒懂把他偷偷拉一旁问“疼不疼”
孩子写作再也用不着愁了,直接查大语文素材词典去抄,特别好找!小学能用到的素材都有,积累多了自己也能写